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清荷花语,文学荟萃
馨香诗韵,美音悦耳
大年初四
大年初四
按照传统老皇历的说法,每年的正月初四都叫“羊日”,我们常说“三阳开泰”,所以正月初四也是非常吉祥的一个日子。
大年初四是羊日的说法,源自于女娲创世的故事,在传统神话当中,女娲第一日创造的动物是鸡,第二日创造的是狗,第三日创造的是猪,第四日创造的是羊,所以正月初四就被定为“羊日”。
羊日的传统习俗,主要有两样:第一是“扔穷”,第二是“拜太岁”。
如果你看过我之前的文章,就知道正月初三也有“扫穷”的习俗,那么正月初四的“扔穷”和正月初三的“扫穷”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一个是扫穷,一个是扔穷,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正月初三的扫穷,是因为初一初二积累的果皮纸屑需要清扫;而正月初四的扔穷,则是把家中不需要用到的旧物(比如旧衣服、旧工具等器物)扔掉,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扔穷的寓意,就是让生活“焕然一新”,扔掉旧的,才会有新的机遇新的“发展”。
正月初四,还有“拜太岁”的传统,老百姓一直流传这样一个说法,说正月初四是化解太岁的吉日,过去老一辈流行“犯太岁”的说法。
认为天上的有一个“太岁神”掌管世界上所有人的流年祸福,因此又俗话说“太岁当头坐,无灾也有祸”,那么正月初四这天,就是拜太岁、化太岁的良辰吉日,可以保佑这一年好运吉祥无灾无妄。
除了“扔穷拜太岁”的风俗之外,民间还有在正月初四这天“接五路”的习俗,所谓的“接五路”,其实就是迎接五路财神。
古时候的商家在过年的时候也会休市,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春节休假,他们一般会在初四的晚上恭请五路财神,也就是东西南北中这五路财神,初四晚上举行祭祀迎接五路财神,然后在初五的早上燃放烟花爆竹开市营业,所以“接五路”也是传统生意人非常重视的一种民间习俗。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风俗习惯之外,部分地区还有在正月初四“折罗”的讲究,所谓的折罗,是因为从除夕开始到正月初三,每天的饭菜都非常的丰盛,几乎是顿顿有余,于是这几天剩下的饭菜就都积累了起来。
为了避免浪费,于是就在正月初四这天,把除夕到初三这几天的剩饭剩菜集中起来,煮成一锅大杂烩,正月初四的晚上,全家的任务就是把这锅大杂烩给消灭掉,这个规矩就叫“折罗”,体现的是中国人勤俭节约的美德。
大年初四“扔穷”“拜太岁”,做好这2个习俗,新年好运吉祥福气旺!正月初四的习俗禁忌分享就写到这儿,咱们正月初五再接着聊春节里的那些民俗风情。
文学顾问:夏风 维港泊人 张顺富 王长元阅者
社长兼主编:映荷
副社长 阳春白雪
声音总监:语汐
音频制作总监:瑞雪之声
编委:思到迟暮 桂大合漠河 平安扣
宣传员:木棉花开 张文革於立斋 无名小卒 阳光灿烂
朗诵部长:三色堇
金牌主播:清荷 喜洋洋 李维 索妮娅 月亮船 黎敏 弘新 亮剑 含蓄 平凡 鸟儿 田田 云 云水合愿 随风 欢乐百灵 新春飞燕 隔岸看花 蓝色心情妮春 一弓 冰是睡着的水 神话 大卫 语汐青儿 冷雨儿 紫荷 海涛 高山 宋顺萍 刘戈 原乡人 迟旭东见贤思齐 岁月静好 清风轻浪 泓洋 往事如烟长久 春风拂面 黄山涛清墨竹林听雨 瑞雪 怡声 小溪 华韵 张仁沛雅茹 国文 枫林 二十四桥 张媛 李辉 陈兵 老榕树下 凌云
END
平台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