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节气
立
春
立春是每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四季便由此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立春的由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时至立春,在北回归线及其附近一带,风和日暖、万物开始生长,气温、日照、降雨等,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在这个时节冰化雪消、草木初生,虽然寒冷犹在,但春意已在消融的冰雪中渐渐发芽。“春”意味着风和日暖,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节,万物至此渐次复苏,天气开始逐渐回暖。
立春三候
1.一候东风解冻
到了立春,意味着寒冬已经过去了,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2.二侯蛰虫始振
3.三侯鱼陟负冰
再五日“鱼陟负冰”,陟(zhì)是升,鱼因水底暖,感知阳气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负冰。“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春气还弱。
立春习俗
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打春
《京都风俗志》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即‘抢春’,视之为吉祥的象征,将土块放在牲畜圈,意为槽头兴旺。把粮食放在粮仓,意为仓满粮足。
立春可以和孩子做的亲子活动
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大地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早春的季节里,沉睡的草木开始苏醒,春暖花开的时节,爸爸妈妈可以带领宝宝动起来,一起感受早春带来的美丽吧!
1.种豆芽
准备好一些黄豆或绿豆、一个沥水篮、一个盆。将黄豆放入水中浸泡3个小时。黄豆捞出后放入沥水篮,沥水篮置于盆中,盖上纱布。每天冲水1次,喷水3次。
记住,不要让黄豆见光哦!
2.种蒜苗
3.剪春、画春
立春当天,人们会在家里贴春字,表示迎接春天的欣喜之情。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动手剪一张属于自己的“春”字,以表示对春的欢迎的心情。
(视频来源:学习强国)
4.读“春”的故事
有关春天的绘本也有很多,小朋友们在家的时候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读一读,共同度过愉快的寒假时光。
5.制定生活计划
带着孩子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谚语后,让孩子明白“立春”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开端,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计划对于人的意义和影响,再引导孩子进行新一年的计划,或者是对于自己的愿望可以怎样一步一步达成,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做事情的计划性。
6.关于“立春”的古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春天是生长的季节,万物勃发,春暖花开,却也是埋头努力,默默耕耘的季节。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勤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计划再美好,不去实践就只能是空想。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愿我们在这春暖花开之日整装待发,扬帆起航,不断砥砺前行,永远不负韶华!新的春天,新的开始。愿电工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像春天里的花朵迎着阳光尽情绽放!熬过最艰难的时光终将迎来最盛大的繁华,熬过最寒冷的冬日终将会迎来春暖花开的旭日暖阳!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