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控制语言暴力情绪的父母都有一个特点——拥有共情能力

在最近看的《怎么说孩子才会听》中写道:

帮助孩子面对他的感受,所谓真心的理解他的感受,叫做共情。

如果用具体案例来说明,我想起知乎上网友西西酱分享的故事:

在长途飞行中一小女孩晕机,听到她和母亲的对话:小女孩问妈妈:

“我为什么这么难受啊?”

妈妈笑着说:

“因为飞机的速度太快啦,你耳朵里有一个叫前庭的东西没有办法保持平衡,你就晕啦。”

“妈妈,为什么飞机能飞起来啊?”

“因为飞机的形状上面空气流速快,下面空气流速慢,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就大,像一只手一样把飞机就托起来了。”

……

这时候小姑娘突然指向飞机机翼:

“那为什么飞机上面要贴胶布啊?飞机破了吗?要是破了的话,用胶布就能粘住了吗?”

孩子妈妈想了一会儿说:

“这个难到妈妈了,妈妈也不知道诶,我们先记着这个问题,等下飞机了用手机查一查好不好呀?”

但大多时候我们听到的回复可能会是:

我怎么知道?
烦死了!
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可是女孩妈妈的耐心回答,让人心生钦佩。

孩子接二连三的提问,她始终保持认真倾听和不敷衍,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爱听她说话,爱跟她聊天的原因。

会控制情绪的父母,赐予孩子的是一生的福气。

父母好好说话,孩子耳濡目染,日后也会明德而知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每次提问,你都有认真对待,会聊天的父母,才能走进孩子心里,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

养孩子注定是一段富有诗意的修行,养的虽是孩子,但修的是自己。

而学会跟孩子耐心沟通交流,是其中最该学的那一门。

把人生体验还给孩子!让万千父母反思的好文!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往往是有这样的父母,怨不得别人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往往是有这样的父母,怨不得别人

教育男孩,再生气这2大底线也不能碰,孩子很可能“记恨”你

孩子在青春期叛逆、不听话,多半是家长的责任,父母别觉得委屈(为当局者解谜)

致追梦者:艰难时刻,静下来,往前走,你就赢了

请点击右下方在看传播正能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