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4句话,你的人生越来有福气

施人之恩,不记于心。
《战国策·魏策》有言:“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一个人做了有恩于别人的事情,不能总放在心上。
齐国有一年闹旱灾,很多人吃不上饭。
有一个叫黔敖的人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后来去吃的人,越来越少,吃过的人非但不说好,反而责难他。
这一天,黔敖看到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两眼昏昏无神地走过。

他左手端着食物,拦住了他。“喂!来吃吧!”
饥民抬头看着他,说:“正因为不想吃你施舍的食物,我才蒙着脸走开。”
原来,为了宣扬自己的善行,黔敖四处招摇,说自己给别人免费食物。
结果,那些受了施舍的人,更觉得尊严扫地,无处自容,宁愿饿死也不愿受他的恩惠。

华罗庚说:“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真正的善良是从骨子里表现出来的,不张扬,不作秀。
有句话说得好:“施比受更有福。”
施恩,不是把善行当做交易,更不是以善易善。如果每次都记在心上,就变成了一种负担。

察人之过,不扬于众。
老话说,心宽一寸,路宽一丈。
一个心宽的人,就算知道了别人的过失,也不会四处散播。
这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德行。德行好的人,本身就是给自己种了一块福田。

受人之辱,不动于色。
佛家有句话:“受人之辱,无动于色,道成近矣。”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能够承载多大的福气,关键在于他能够背负多大的屈辱。
有人辱你,面不改色,非但不是懦弱,反是胸襟,胸襟宽厚者,人生自有天地。

受人之恩,铭记于心。
很多人总是习惯去计较失去的,却很少为已经拥有的而喜悦。
有的人,风光后就忘了帮他的人;有的人,成功后就远了陪他的人。
李白曾在诗中写道:“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韩信当年落魄潦倒,饥饿难耐时,江边一位漂母给他饭吃,很多年后韩信赠以千金。
做人一定要知恩,记住别人的好,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