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皇帝送“福”,祝您新春福气满堂。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

书画 | 篆刻 |鉴藏| 国学 |人文| 历史 | 生活

福娃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字现今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今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气已倒(到)”。福字不能倒贴,大门为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正贴。

历史渊源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

现今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组成:示,指神祗;田,指耕地、打猎;一字,按《说文》解释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把福字贴在门前,文字记载有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传说由来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今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福”字倒贴在民间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羽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贴法讲究

贴福字的讲究是老祖先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比如穷人家贴”穷福”,过去那些欠债的穷人往往过了小年或三十早晨就慌里慌张地把”福字”贴上,就是把所有的讨债人都挡在门外,因为一旦贴上了门福就相当于过年了,所以讨债的就不能再上门逼债,此叫做”穷福”。

有人认为真正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且顺序应该是从外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才能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

福”字从古至今备受青睐,

无论是黎民百姓祈愿“五福临门”,

还是帝王将相都渴望“福寿天成”,

“福”字才是中国人最真切的吉祥物。

2023新春将至,特邀大家欣赏: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以及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

唐玄宗、宋徽宗、宋高宗、明成祖,

这15位皇帝写的福字。

一定要分享到朋友圈,

看到的朋友都会福气满满!

征稿启事:王氏书画家园众平台常年向广大中青年书画家征集书法国画类稿件,符合条件可在平台发布。如有意向,请关注公众号发消息留言。

好汉留步留个言发个消息再走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免责声明|旨在分享传播,转发仅为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转载标错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请点下面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