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倦鸟晚归的巢,是船只停泊的港湾,是人这一生最开始立足的地方。
人在这社会上就犹如风筝,无论飞得多高,总要有以“家”为名的线紧紧地牵挂住。
意思是家中只要这三个地方不空,子孙后代就会越来越好。

人这一辈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都与自家厨房有关。
在社会上奔波劳累一天,最希望的,莫过于能有热腾腾的一顿饭来抚慰身心。
在外漂泊的游子,纵使外面的饭菜是山珍海味,还是会想念家里的那一口饭。
一句“妈,我想你了,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类似的这些话,则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呐喊。
锅碗瓢盆的声音是人鲜活过日子的体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生活中的常态。
一个愿意花时间去烹煮美食的人,必然也愿意放慢脚步,认真对待生活。
山珍海味,皆在干柴烈火中歌舞升平。而有智慧的人才能将灶台方寸之地自由运作。
一个家中,每天都能升起热腾腾的烟火气,福气也会随之绵绵而来。
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书房如一处灵魂栖息地,一椅一茶几、一灯一卷书,我们便足以丰富精神,安顿灵魂。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此生能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能做成多大的官,能赚到多少钱,而在于能否在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归宿。
所以他多次劝诫后世子弟:“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博览者,海纳百川;擅阅读者,明理静心。
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这一页又一页的书卷中,波澜起伏。
往小了说:读书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改变气质、创造财富。
往大了说:读书可以提高社会地位、教育子孙后代、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所以,一个家中,不论环境如何,都不能缺少一方书桌,一排可读的书本。
父母在世的时候,人知道根在哪里,灵魂有了安放之处;父母不在了,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只剩下属于自己的归途。
时光飞逝不可怕,可怕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些被时光带走的人和事,再也不会回来了。
趁着父母还健在,多多陪伴他们,就像小时候他们陪伴着我们一样。
林清玄曾说,“能让母亲牵着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儿。”
父母身体安康,我们的底气就足;父母心情愉悦,我们心里就畅快。
老人健康,孝敬老人,是最大的福报。这样的家庭才和谐美满,长盛不衰。

家的样子不需要太刻意,但幸福的家中势必不会缺少血缘之间的悸动,家人之间的温度。
有家有爱,有人有声,幸福不会间断,福气也能一直绵延。
后台回复“早安”,每天有惊喜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