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你的碗,藏着你一生的福气

河马夜读
诵读经典 品阅人生
朗读者:郭强

碗净,福至。

这四个字,是美食家蔡澜先生从食物中领悟到的生活智慧。他将这四个字用作他某本书的名字。

蔡澜先生在书中写:

对生命心怀敬畏,对食物心怀感恩,方能以淡定的心态,从容而优雅的走完这一生。

小事往往见真章。

碗里有一粥一饭,碗里有烟火气息,人一生的福报,也隐藏在碗里。

01
珍惜食物,才能惜福

朱子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每一道食物都来之不易。从播种、育苗到收割,无不经历了辛苦耕耘,吸收了春去秋来的天时与地利。

好好吃饭,善待食物,是对食物的敬畏,更是对人间的感恩。

星云大师每次进食,都尤其注意,哪怕是一粒小小的米饭也不随意浪费掉。

在他幼年的时候,家里的大厅挂着一副对联,他一直铭记在心。

联上写的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

并非是爱惜钱财,而是珍惜幸福。

作家林清玄谈起他的外祖母,她碗里从来不会有剩饭,菜盘里的汤汁都会喝光,甚至是掉在桌上的米粒,她也会捡起来吃掉。

其实他外祖母家里并不清贫,但老人家坚持认为,做人不能不珍惜粮食。

很多人不理解长辈在食物上的节约,觉得现在生活富足了,不该在衣食住行上表现得小气、穷人相。

其实不然。过来人才知道,幸福都来之不易。

切忌奢华浪费,怀一份感恩的心态,认真对待生活上的衣食住行,才能呵护好点点滴滴的幸福。

唯有如此,福气才能延续、绵长。

02
碗里见教养

以前有家餐厅招聘员工。经理邀请报名者一起吃饭。

吃饭过程中,有的人只夹靠近自己的菜吃;有的人伸长手夹别人眼前的菜。

有的人吃饭不发出声音;有的人吃得“吧唧”响。

有的人往碗里盛很多饭,却没吃多少;有的人吃得一粒不剩。

隔天,餐厅公布用人名单。有个未入选的人质问筛选标准是什么,经理解释说:

碗小,学问大。一个人的吃相,藏着他的品相。当一个人在饭桌上只顾自己,那他在其他方面也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礼仪大师汉森说:

“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工夫,就可以知道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教育背景如何。”

吃饭,是极为普通的一件事,却如同一面镜子,在一蔬一饭,一言一行中,照出吃饭人的性情,照出他的教养。

吃相好的人,落落大方,有礼有节,处处为他人着想,很难不左右逢源,人生路越走越宽。

03
碗里见生活观

梁实秋讲过一个故事:

他家一亲戚,是个老头,又穷又馋。

一个风雪夜,老头儿子下班回家,给老父带了只鸭梨,老头子大喜,当即啃了,吃到一半。

忽的披衣端了碗,冲出门,消失在风雪中。

一个多小时后,老头托着小碗回来了,原来,是想吃榅悖拌梨丝。

对食材的精心挑选,不将就一日三餐,不委屈自己的心和胃,就能看出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

正如蔡澜说的:

“一个人要吃东西的时候,千万别太刻薄自己,做餐好吃的东西享受,生活就充实。”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生活的温度,就在餐桌之上,一个人对食物的态度,也是对生活的态度。

好好吃饭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他们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样食材,在吃好每顿饭的过程中,散发对生活的敬意和热爱。

等千帆过尽,风景看遍,许多人才渐渐明白:原来生活的滋味,就在一日三餐里。

一碗米饭、一碟小菜,都通着人性,都藏着生活哲理和人间清欢。

幸福其实很简单。

在一碗一筷之间,哪怕再坚硬的时光,也变得柔软。

生活原来这般富有情趣。

善用碗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意趣环生,便是最大的福报。

朗读者
郭 强

唐山消防救援支队佳园道站消防员

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

曾经是一名婚礼主持人

现在一名使命在肩的消防员

朗读爱好者

编辑:董洁

责编:王书军

监制:李建辉

来源:渡兰(ID:dulantea) 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

往期回顾
愿你简单快乐,温暖

夜读 | 去爱一个偏爱你的人。

夜读 |做一个敢于自我负责的人

夜读 | 女人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给

扫码关注我们
河北工人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hbgrbgf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