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有文化”,福气送进村!书法爱好者为台山乡亲挥毫写春联

饱蘸笔墨,气定神闲,随着手腕灵活转动,一个漂亮的“福”字跃然纸上,引来围观村民鼓掌叫好声。1月15日,数位书法爱好者走进台山市四九镇下坪西边巷村,为乡亲义务书写春联、“”字,送上新春祝福。

为了让每位村民满意,书法爱好者提前准备了充满喜庆和吉祥的春联用语,供村民挑选。有的村民家里做生意,春联内容就写上“新年创业展鸿图,花开富贵全家福”;有的村民家里老人多,春联内容就写着“月圆花好春常在,人寿年丰业更高”。

书法爱好者尽情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将内心的温暖融入到春联中,一句句寓意吉祥的祝福语,一张张力透纸背的“福”字,让现场变得年味儿十足。

闻讯而来的村民纷纷围在书法家身边,选择自己中意的春联内容,还有村民跑前跑后,将写好的春联晾晒,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书法爱好者即席挥毫外,台山爱尔新希望医院也组织工作人员,为当地村民进行眼科义诊,让村民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敬意。

四九镇下坪西边巷村是一条有300多年建村史的古村落,这里的村民都姓伍。中国第一个口罩的设计者伍连德的家乡就是在这里。

伍连德,字星联,187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1886年,7岁的他入读小学;1896年,17岁的他考取英女皇奖学金,由此成为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留学生;1903年,24岁的伍连德成为剑桥大学第一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华人。
1908年秋,伍连德第一次回到中国,应邀到天津出任陆军军医学学堂的副监督(副校长职)。1910年底,肺鼠疫在东北地区暴发,肺鼠疫是一种传染性和死亡率极高的病毒所引起的,在当时几乎无法治愈。
自疫情爆发后,伍连德被任命为总医官研究病毒。在此期间,他不畏艰险、不怕感染研究病毒,之后隔离尸体又控制交通及时将东北地区的疫情控制住。
为了阻止呼吸感染,伍连德设计赶制出一种特殊的加厚口罩,在两层纱布间加吸水药棉,配发给所有人,强制佩戴。这种口罩被后人称作“伍氏口罩”。“伍氏口罩”有效阻止了肺鼠疫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飞沫传播。
伍连德的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最后一例鼠疫病例出现在1911年3月1日,此后再无病例记录。令人闻风丧胆的鼠疫,伍连德仅仅用了67天,就控制住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隔离等办法应对传染病疫情,并取得前无古人的胜利。

据了解,目前四九镇下坪西边巷村计划打造伍连德纪念公园,纪念这位100年前的中国防疫事业第一人。“海内外华人都非常支持该项目。其中,我会顾问、移居美国多年的伍蓬莱先生更是自费奔走美国各地伍氏公所,筹集善款。”台山精武会副会长李剑昌说。

-END-

来源|文/图/视频 陈方欢
责编|陈方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