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段时间,我们听多了悲欢离合,也看多了生死离别,对于健康和生命,有新的感触。
健康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就尤为重要。
我们在提升自己寿命,让自己活得长寿的同时,同时也应该注重身体的健康水平。
这既是是提升我们预期寿命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持高质量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
身体是一切的承载,生活的美好、远方的自由、未尽的梦想,都需要我们有好的身体。
疫情当下,一场无妄之灾,让不少人身陷痛苦,有些甚至去往了未知的世界。
无病无灾的时候,我们总以为身体康健,殊不知,健康也守平恒定律。我们对身体付出了多少,身体也会给我们多少回馈。
最好的养生之法,就是重在平时,贵在坚持。
2012年,44岁的白岩松有段时间不断头晕,觉得血压有点高,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你得吃药了。白岩松问吃多久,医生回答一直吃下去。
白岩松跟医生说,先给我两个月时间,让我改变一下自己,如果不行我再吃药。
随后的两个月,白岩松管住嘴,迈开腿,每天晚上快走10000步,之后改为慢跑,慢慢的,不仅血压下来了,血脂从高点下降到中点,脂肪肝也从中度变为轻度。
强壮的身体,足以摆脱疾病的困扰,强大的内心,足以对抗困苦烦恼。
南怀瑾先生说:“未生病时不保养,生病以后追悔莫及,悔之晚矣。”
往后,莫让疾病钻了空。养在平时,方能有备无患,规律作息,才能从容应对。身体健康,生活才有未来,内心安宁,日子才有盼头。
年轻时,我们总是肆意挥霍身体,常常熬夜加班、生气不吃饭、无法做到规律作息,我们没有好好地爱惜自己。
我们也爱跟无关紧要的人纠缠,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你不知道的是,面对生死这件大事,一切都不值一提。
所以,如果工作中遇到不顺,不必自暴自弃,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当你想要升职加薪时,也不必急功近利,用身体换“成功”只会得不偿失。
当遇到不必要的社交,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面子和人脉,去喝一杯又一杯的酒,熬一次又一次的夜。
要知道,你若不优秀,认识谁都没有用。
真正的福分,不是必须身居高位、荣华富贵,而是可以吃好饭、睡好觉、健健康康无病无灾地过好这一生。
人活着,不能被生活所逼迫,不能被生活所煎熬,要学着把苦难研磨,把苦难咀嚼。
茶叶的本味并不香甜,越沸的水却越能将茶香激发,人也是吃苦中才变得越来越坚强。
天道无常,世事轮回,当下的苦,都是来日的福。现在守护健康,未来福运连连。
起伏不定的人生,随时都可能降下灾祸,让手无寸铁的我们遍体鳞伤。
一场疫情,也让我们恍然大悟:修福莫如惜福。
惜福,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
惜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惜福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惜福可以培养良好的心态,使自己不盲目和别人攀比,欲望就没有那么强,心态好自然身体健康;
因为“欲壑难填”,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盲目增长的欲望,透支生命、透支健康,带给自己的将是无尽的痛苦。
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时常开示:“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
意思是修慧参禅一定要明白道理,道理就是路头。如果想参禅用功,但是路头摸不清楚,对参禅的道理未能领会,那么工夫便很难用得上了。
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识得了,生死一齐休。”至于惜福,出家人在情理上那里有钱来培福呢。其实“造福莫如惜福”,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
他经常训诫我们年青的一代说:“你们要惜福啊!你们现在能遇到佛法,到我这里来修行,可能是过去世栽培了一点福报。
但是你们若不惜福,把福报享尽了,就会变成一个没有福报的人。
犹如你过去做生意赚了钱,存放在银行里。
如果现在不再勤奋工作赚钱,只顾享受,把银行的储蓄全部花光了,那么再下去便要负债了。”
生活的本味,就是平平淡淡,习惯了白开水一般的滋味,才能尝出人生的酸甜苦辣。
世间的平境不常有,常惜福,才能常享福。
疫情的阴霾之下,外界嘈杂,世人慌张,每个人都在煎熬着,也挣扎着。
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化,生活的节奏终究还把控在自己的手中。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感恩现在拥有的一切、珍惜现在的日子,心怀感激的去帮助别人、充满喜乐的去修行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