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华
民
族
●
传
统
节
日
传
统
祥和小年至 新岁启新程
二十三
年味浓
千里归程
只为阖家团圆
癸
卯
兔
年
●
腊
月
廿
三
廿三
—2023—
兔年大吉 小年快乐
<<< 滑动打开信封,查收祝福吧 >>>
冬日渐渐,小年渐渐,
新春的脚步越走越近,
值此小年之际,
祝大家,
穿的暖洋洋,
吃的香喷喷,
笑的乐陶陶,
小年喜滋滋。
小年快乐!
小
年
●
腊
月
廿
三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中国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中国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
北方大部分地区: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南方大部分地区:
腊月二十四——“民间传统小年”
江浙沪地区:
除夕前一天——“小年夜”
四川、贵州部分地区:
除夕夜——“小年”
南京地区等地:
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年”
中/国/传/统/节/日
小
年
●
节
日
习
俗
祭灶神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一个传说,“小年”是上古神兽“年”的伙伴,喜吃灶糖,于是人们为了“小年”和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扫尘土
俗话说:小年扫一扫,大年来的早。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剪窗花
过了腊月二十三,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了。剪贴窗花也是比较盛行的民俗活动。窗花万千,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各种动、植物,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狮子滚绣球等等,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吃水饺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想想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其乐融融的样子真是年味浓浓。
沐浴理发
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所以,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外,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中/国/传/统/节/日
小
年
●
迎
春
纳
福
听一段故事 了解小年由来
小年是春节的彩排,寄托着中国人辞旧迎新、接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你知道小年的来历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做一个福袋 承载福气满满
福袋,是中国的传统吉祥物之一,有着吉祥好运、招财纳福的美好寓意。“福”代表着福气和福运,寓意福星高照、吉祥安泰;而“袋”则谐音“代”,有代代有福、福延后代之意。
小班
中班
大班
听一首童谣 品味传统民俗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前奏。过小年家家户户准备年货,很多传统习俗也流传至今。
中/国/传/统/节/日
年是家人期盼的日子,
年是亲人团圆的日子。
小年已至,大年不远。
一年的辛苦,一年的付出,
只为岁末的团圆喜乐。
值此小年之际,
济南市市中区山望幼儿园全体教职工
祝您幸福团圆,平安喜乐!
兔年大吉 小年快乐
—2023—
廿三
图片:刘 荭
文字:管梦琦
编辑:刘 荭
审核:新闻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