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仓节又称添仓节,是古代民间祈年节俗,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廿五日为填仓节。”届期,人们或饱食以表示填满了仓,或用灰等围出仓的形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或祭祀仓笼之神,以祈一年粮丰仓满。
“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在古代,填仓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更是中华传统节日,每当节日到来,民间亲朋往来,佳肴盛餐,醉饱方归。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样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

关于此节有一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中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未收。可是封建帝王不顾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样,横征暴敛,弄得怨声载道,饿殍遍野。却说有个看守粮仓的官吏,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将粮仓打开,救济了百姓。
他知道这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放把大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这件事发生在正月二十五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好心的官吏,重补被烧坏的“天仓”,于是相沿成俗,这一天便成为“天仓节”,后来成为填仓节。
一、这天不仅要填外仓,还要填内仓:这天要保证家里的放粮食的器具,都不要空着。有讲究的人,这天还会用面蒸制“圣虫”放在米缸当中,等到二月二的时候再将其取出吃掉,有“钱粮满仓不受穷”的寓意。

二、吃与填仓节相关的食物:北方地区大多数要吃饺子,主食因为饺子形状如元宝,而且有皮有馅,象征财源不断。吃豆干饭,有五谷丰登的寓意;吃杂粮面条,寓意事事顺。
还有的地方要吃糕面,将糕面做成元包状,或者鸡,鸭,狗等形状的灯盏,盛满食油,到晚上点燃放置室内各处,第二天油炸吃掉便可,寓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三、打扫庭院:在旧时正月二十五这天是必须要打扫庭院的,用笤帚将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扫除昆虫以防虫害,祈祷丰收和人财兴旺。

图片:网络
编辑:采编部 张榕青
初审:古庆华
复审:黄孝新
终审:蔡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