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知识】福气靠珍惜,越惜越有福

福气靠珍惜,越惜越有福

古人说:惜福者受福,不惜福者受祸。

即使你的生活很富有,也不要肆意挥霍,千万不要以为钱是你自己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惜福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主张,在传统文化中,儒释道都强调“惜福”的重要性。一草一物,一粥一饭,皆是众生,当恒念物力维艰。

明朝有一个宰相,名叫严嵩,他的儿子也在朝当官。两个人联合朝臣,结党营私,祸害忠良,朝廷内乌烟瘴气。

严嵩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大敛钱财,生活奢侈无度。当时拜访他的门客络绎不绝,家中整日摆席待客,浪费的粮食不计其数,每天从厨房的阴沟里流出来的饭菜多得吓人。

严家附近有个庙,庙里的老和尚经常带着小和尚来捞米,晒干后存在屋里。日子久了,竟存了满满一屋。

后来,严嵩的事情被人揭发,他的官职也被撤除,一家人也被流放。庙里的老和尚慈悲收留了他,每天给他米饭吃。

他问老和尚:“师父,当年我家财万贯,从未在庙里布施,但是您现在却无私地接济我,我真是惭愧啊!”

老和尚把严嵩带到那座存米的屋子里,对他说:“这些都是当年从相府阴沟里流出来的饭菜,相爷您现在吃的正是当时浪费的粮食!”

严嵩听了,泪流满面,这就是不懂惜福的后果呀!

有福的时候,不能随意挥霍,任何一种挥霍,都会换来不好的结果。挥霍钱财,再富有都会变穷;挥霍感情,再爱你的人都会离开;挥霍健康,身体迟早会垮掉。

我们这一生所遇到的人,所拥有的财物,都是我们的福报,应该倍加珍惜。惜福之人福常在,只有惜福的人,才会有福。

古今有很多高僧大德,都用行动践行着勤俭惜福的精神。

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印光大师衣、食、住、行都极其简单,看到别人浪费会呵斥其不懂珍惜;虚云老和尚直到一百多岁的高龄,都保持着最简朴的生活……

大德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后人的榜样。“造福莫如惜福”,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

愿我们都能从身边的小事中,惜福、培福、知福。珍惜眼前这一生,无论今生来世,只要福报具足,生活都会幸福。

(本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只做分享使用,不用于商业,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