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得胖是有福气?肥胖对小朋友的危害你真的知道吗?

推荐阅读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西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事关房贷利率、首付比!央行最新发声

2023

世界肥胖日

世界肥胖日

20230304

每年的3月4日是 “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题为“ OBESITY IS YOUR RESPONSIBILITY胖防控,我们的责任!”强调肥胖防控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加起来为19%,相当于每100个孩子中,就有19个孩子体重超标,儿童肥胖已经是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
肥胖儿童看似憨态可爱,其实身体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儿童肥胖症不但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影响患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甚至会带来各种并发症,严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影响儿童肥胖的因素有哪些?

儿童肥胖受遗传、哺乳方式、肠道环境、生活习惯、认知水平、运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肥胖具有遗传性,儿童发生肥胖的几率受父母身体形态的高度影响,近年来关于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肥胖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人体内的基因影响着机体能量的摄入、消耗,如FTO基因SNP位点的重组、MC4R基因的变异等都和肥胖密切相关。

2、肠道菌群紊乱:肠道菌群在影响人体消化、代谢和免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会使吸收加快、脂代谢减慢等,从而增加儿童肥胖的风险。

3、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儿童爱喝的奶茶、碳酸饮料,爱吃的薯片、西式快餐,不爱吃水果、蔬菜、粗粮等都是导致肥胖的原因。

4、对肥胖的错误认知:多数家长在喂养孩子的时候总是带着“胖点好”、“胖嘟嘟可爱”、“能吃是福”的观念让孩子多吃,能量摄入过多;过分顺从、溺爱孩子,只做孩子爱吃的食物,导致营养不均衡等,都会加大儿童肥胖的风险。

5、运动量下降:运动量的减少也是加重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看电视、玩手机、刷短视频及打游戏时间加重等都侵占了儿童的运动时间,而长时间的静坐会使能量代谢减缓,加速了脂肪堆积,从而导致肥胖发生。

肥胖对孩子的成长“害”处多多

儿童早期营养失调和不良的养育环境造成的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到孩子当下的体格发育和脑发育,而且可能长期作用到成年后,甚至一生的健康。儿童肥胖可导致儿童性腺发育不良、性早熟;肥胖严重可影响智力发育;可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以后患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的风险升高;患脂肪肝、肥胖相关性肾病、呼吸道疾病、皮肤与关节等疾病的可能性增大。

要如何预防儿童肥胖?

1、饮食方面:
婴儿出生后尽早开奶,6月龄以内推荐纯母乳喂养,6月龄后,母乳喂养+辅食,预防肥胖。
保证食物多样化,营养素摄入充足。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和新鲜水果摄入,增加豆类及其制品、低脂奶类及其制品、水产品类摄入。减少煎、炸等烹调方式,控制油、盐、糖摄入(2岁以下儿童不进食任何添加糖的食物),少喝含糖饮料,减少外出就餐。食不过量,达到能量平衡。
2、活动/运动:
(1)0-1岁婴儿 :每天数次较为活跃的身体活动。
(2)1-2岁幼儿 :每天至少180分钟身体活动中等至较高强度。
(3)3-4岁儿童:每天至少180分钟活动,其中 60分钟是中等甚至剧烈强度。
(4)5-17岁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至较高强度且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身体活动,每周至少3天进行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及增强肌肉和骨骼健康的锻炼。
(5)减少静坐时间(减少至<120分钟/天)
3、规律睡眠
婴儿0-3月龄 14-17小时/天,4-11月龄 12-16小时/天;
1-2岁幼儿:11-14小时/天;
3-5岁儿童:10-13小时/天;
6-12岁学龄儿:9-12小时/天;
13-18岁青少年:8-10小时/天。

家长们, “胖点好” “胖嘟嘟可爱” “能吃是福”的观念不可取,不良的喂养观念会加大儿童肥胖的风险,而儿童肥胖比成人后果更严峻。家长需减少孩子对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间,增加身体活动的机会,保持合理膳食,让各位小朋友远离肥胖。


源: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晨仪

审核:徐景增

点亮小fa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