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在微博上做的一个关于“最佳生育年龄”的投票:
这条微博有2500多万的阅读量,参与投票的人就有125万人,抛开人群分布的差异性,绝大多数人都认为22~28岁是“最佳生育年龄”。
这让很多人慌了,数着自己的“黄金时间”还剩下几年。
评论里不少年轻姑娘感慨时光飞逝,想要麻溜结婚生孩子,生怕错过最佳生育年龄;也有不少则是估摸着最佳生育年龄所剩无几,干脆就打算破罐子破摔了……
当然,也有挺多真着急的,准备了几个月,甚至几年还没能等到自己的“好孕”。
什么是最佳生育年龄?
医学上的所谓“最佳”是指各种不良妊娠率降到最低。那么,什么年龄怀孕的风险低?什么年龄风险高呢?
首先,需要敲黑板的是,女性的生育力是有限的!!!
女性卵子的数量与供给在出生的一刻即被决定,在女性一生期间,卵子的数量都是在不断被消耗的过程,卵子的质量也是在不断下降的过程,能排出成熟卵子的时间跨度被限制在青春期至绝经期之间,这个阶段才有受孕的能力。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年龄与妊娠率、流产率的关系。
妊娠率在20-24岁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而下降的速度是越来越快,30岁开始下降加速,35岁后更是明显加快,而37岁是一个更加重要的拐点,会进一步加速下降。
流产率,这是指自然流产率,发生率亦是逐年上升,35岁以后明显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卵子及胚胎的染色体异常率明显增加,特别是非整倍体(多了某一条染色体)。
所以女性生育力衰退的速度,犹如一列不断加速的单程列车,每一个人都必须买票上车,没有选择。
确实!今时已不同往日,“一个也生、两个也养、三个照样活得了”的年代早已成为过去式。
补习班、家教费、文具题册、课外开支….每一笔都是不小的支出。
再加上孩子手机、电脑、服装以及旅游等方面的开支,就足以压得很多家长喘不过气来。
“我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养孩子?”
“我过得够穷了,不想让孩子也受这种委屈!”
“先攒钱吧!我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就打算要一个!肯定要给Ta最好的!”
……
育儿观念从数量到质量上的转变,已经致使很多夫妻都将“挣钱”放在生育之前。
春季出生:病毒感冒增多 健康指数:★★★ 优势:不易缺钙 宝宝足月以后,基本天气就暖和了,可以多抱到室外,晒一夏天的太阳,这样也有助于宝宝补充VD,促进钙的吸收。对于妈妈来说,这个季节坐月子也最合适,心情会更好。 劣势:感冒增多 春季是细菌病毒滋生的高发期,因而感染上呼吸道疾病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另外,春季也是过敏性(如花粉过敏)疾病的高发期。 夏季出生:营养更均衡 健康指数:★★★★ 优势:维生素充足 夏季各类水果开始上市,妈妈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让母乳更有营养。另外,夏季,宝宝们也可以晒一夏天的太阳,可以有效避免缺维生素D而引起的缺钙。妈妈在这个季节坐月子会特别难受,需要注意卫生,不引起产褥病。 劣势:皮肤病增多 夏季虽然病毒感染数量有所减少,可是儿科门诊比较集中的是腹泻以及皮炎湿疹疾病。夏季细菌繁殖较快,宝宝出汗多,皮肤薄,脂肪多,比起成人来讲,更容易引发皮肤疾病,出现湿疹、热疹、瘙痒等。 秋季出生:儿科疾病最少 健康指数:★★★★★ 优势:气温最舒适 秋季蔬菜水果比较多,妈妈会获得更丰富的营养。并且气候适宜,妈妈和宝宝都会比较舒服,不易生病。但秋季出生赶不上当年入园、入学,在备孕时可综合考虑。 劣势:气温变化快 虽然宝宝能够享受到秋季的秋高气爽,可北方的宝宝同时还要面临着早晚温差的巨大变化,对温度不适应的同时,也会导致呼吸道疾病。 冬季出生:户外活动不足易缺VD 健康指数:★★★★ 优势:储藏一冬能量 经过一冬营养储藏的宝宝,营养充盈,也能够攒足能量,来应对来年开春的气候变换。 劣势:户外活动少,患感冒几率会增加 对于冬季出生的宝宝,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所以患有感冒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冬天,晒不着太阳,也容易加重宝宝缺乏维生素D,进而影响体内钙含量。冬季出生的宝宝要格外注重补充VD。 综合来看,秋季生宝宝更好一些。
宝宝个体存在差异,千万别绝对化。季节会改变日照时间长短、气温高低等胎儿受孕育期的外界环境,也会影响孕妇营养摄取和体内激素分泌状况,这些都会通过母亲对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带来影响。也会影响宝宝出生后最初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