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个人还未发达前,这二件小事尽量少做,小心福气慢慢溜走!

南怀瑾大师说过:“一个人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注定自己不好过。”做人有时候真的很难,难在成全了别人,难免会委屈自己;难在拒绝了别人,难免会招惹仇怨。

所以说,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开口说话,如何与人相处,就显得非常关键。网上有句流行语,这样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让人圆滑世故的意味,但有时候这也是生活中的现实。

这个世上有很多成功者,未必都是最有才华和能力的人,但是他们往往有高明的处世智慧。说话滴水不漏,做人无懈可击,所以他们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

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想要一下子就做到这样,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至少要知道,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特别是一个人还未发达前,这二件小事尽量少做,小心福气慢慢溜走。

一、人穷休入众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可能有的人有钱,有的人生活暂时很贫寒,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对把大家区别对待,更不能用钱来衡量一个人,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当然是不对的行为。但是为什么我们又要劝诫世人,人穷休入众,难道这是在歧视没有钱的人吗?当然不是。

韩非子说过:“宰相必起于州牧,猛将必发于卒伍。”再成功的人,也有曾经身份微寒的时候,人只有从基层做起,这样积累的经验才丰富,具备的实力才雄厚。所以一个人就算暂时还未发达,甚至不如我们,我们也不能看不起他,说不定他得到了机会之后,马上就会飞黄腾达。

虽然我们看待穷人的时候,心态非常正常,但是生活中也难免会有一些很势利的人。他们经常自以为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就会瞧不上没钱的人。如果跟这种人打交道,会受到他们的冷嘲热讽,甚至被他们侮辱欺负,所以我们才说:“人穷休入众。”记得我大学毕业之后,很多有钱的同学,经常轮流请客,组织同学聚会。在聚会上无非是吹嘘自己职务得到晋升,做成了什么大项目,或者刚刚买了豪车、别墅。

一个条件不如他们的同学,在聚会结束时说:“吃了你们这么多次,下次我来请客吧。” 结果却引起哄堂大笑,有钱的同学都嘲笑他不自量力。没钱的人,在他们眼中,连请客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在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时,切莫显露自己,以免自己受到别人的打击。我们不妨默默的努力,当我们变得强大之后,才能真正的受人尊重。

二、位卑莫劝人

网上有句流行语,这样说:“若你成功了,说什么都有道理;若你失败了,说得再有道理也是放屁。”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粗鄙,甚至让我们难以接受,但这确实是生活中的现实。这就是“人微言轻”的道理。

在我们身份低微的时候,说什么话都不会有分量,所以这时候尽量不要去规劝别人。就算我们很善良,就算我们是为了别人好,但是别人非但不会领情,还会认为我们是多管闲事。甚至会嘲笑我们没有资格,去管他们的事情。

我们去劝解别人,很可能会让我们自取其辱,别人根本不会听我们的。如果是换了一个身份尊贵的人,甚至会骂他们一顿,他们还甘之如饴,对别人感恩戴德。认为得到了贵人的重视,必须给贵人面子。

这种情况,听起来就如同笑谈一般,但是生活中确有其事,既让我们无奈,又让我们寒心。这就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所以说,当我们身份卑微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沉默,少管闲事。俗话说:“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我们不去招惹是非,就不会给我们带来莫测的祸患,这样才能趋利避害。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其实就是我们人生的福气。

人生一定会有挫折和失败,在我们人生失意的时候,一定要淡然处之。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受了嘲讽也不能灰心丧气。南怀瑾大师说过:“才华撑不起野心时,就去读书;实力驾驭不了目标时,就去历练。”当我们取得成功之后,面子会有,福气会来,就要恭喜你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佛教:有业障病治不好怎么办?这个方法非常灵验!

佛教:“家中供佛”,这3点要注意,否则不仅没功德,还造业

佛教:佛前烧香时,嘴里默念这3句话,效果往往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