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伐木》有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成语乔迁之喜便出自于此,多为祝贺友人喜迁新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搬家的流程与讲究极多,稍不注意便可能影响家庭的发展运势。
在乔迁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有三样东西不能扔,古人曾言:“搬家三不扔,扔了福气散”。
搬家的讲究
从古至今,乔迁对一户人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事情。一般能被称为“乔迁之喜”的,大都是搬入了新宅,开始了美好的新生活,所以人们常用“乔迁新屋喜气盈门”来表达对屋主的祝福。
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在古时自然有着不少复杂的流程与讲究。在搬入新宅时,要择吉日吉时,要邀请一些风水大师来净宅。
净宅是为了把新宅所在地的鬼怪从新家里请走,腾出位置来供奉本地的土地神和各种路过的正神。古人认为,如果在搬家时不净宅,新宅里的鬼怪会冲散家中的喜气,还有可能冲撞本地神灵,从而给自己家中招来灾祸。
除了选定良辰吉日和净室之外,在搬家的过程中还有三样物件不能扔。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在搬家的过程中,家主会扔掉家中一些用旧的物件,购置一些新的家具,但具体什么能扔,什么不能扔,在古代也是有讲究的。
古人曾言“搬家三不扔,扔了福气散”,说的是在搬家时,有三样东西一定不能扔,扔了福气也就随之散了。
所谓的“三不扔”,指的是在搬家时,家中的碗碟、枕头、书籍不可扔。此言虽为古人所言,至今探究起来也有一定的深意和道理。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关于搬家的流程都被简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在搬家时开始提倡“断舍离”。所谓“断舍离”,便对一些不必要、不满意的物品进行舍弃的一种极简生活理念或行为。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古人曾说的“搬家三不扔,扔了福气散”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不过此言虽为古人所言,至今探究起来也有一定的深意和道理。
三个物件不可扔
第一样不可扔是碗碟不可扔,是因为其有着人们生存的“饭碗”的意思。民以食为天,家中用过的碗碟是一方面是家中吃饭的器具,一方面还象征着家主的工作。
正是因为工作,有了可以生活的“饭碗”,一家人的生活才能过得越来越好。若是在搬家这样的喜事中主动扔了或是摔了家中的饭碗,那不就是主人摔了自己的“饭碗”?
这可能意味着这户人家日后工作不顺,生活质量也会因此下降,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因此,在搬家时,家中用旧的碗碟是不可随意扔掉的。
第二样不可扔是枕头不可扔,是因为枕头是人们的贴身之物,主人带着自己一直用的枕头或可起到安神的作用,保证主人在到了新居之后也可一夜好眠。除此之外,枕头还有着“高枕无忧”的寓意。
若是在搬家时随意将家中的枕头扔掉,主人在到了新家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还有可能失去“高枕无忧”的好兆头。乔迁新居本是喜事一桩,自然要尽力避免这样不吉利的事情发生。
第三样不可扔的东西,便是家中的书籍。在印刷术还未普及时,书籍大都是手抄,价值不菲,有些书甚至到了价值连城的地步。一般都是有钱人的家中才会购买书籍,在搬家时自然不会轻易将其扔掉。
随着科举制的逐步完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书香门第成为了很多人的向往。对于古代很多家庭来说,书籍可能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又怎会在搬家时将其扔掉?
由此,古人便在乔迁的过程中,总结出了“搬家三不扔,扔了福气散”这样的话。
古人之言的深意
将搬家时扔掉的旧物与一个家庭是否有福气联系在一起,在现在看来显然不符合大众的观点,但在深究后,古人或许是想借此告诉后人,乔迁新居不易,在住进新居之后的生活更要勤劳节约。
碗碟、枕头等物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古人这样说,也是在警示后人,节约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否则之前家中积攒的福气也会随着挥霍而慢慢消散。
乔迁新居,象征着比从前更高质量的生活,而这样的好日子,正是这一家人辛苦工作,勤劳节俭的回报。家中的每一个物件,都是一家人辛苦用血汗换来的,若是还能使用,最好不要轻易丢弃。
古人常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纵观历史发展,很多家族的发展史都是从勤俭节约开始,在先辈不断积攒的过程中走向繁盛,又在挥霍无度中逐渐走向衰落。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搬家也不像古时那样辛苦繁琐。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种种原因频繁搬家,一些人为了方便和轻松而开始追求极简生活,“断舍离”便是其表现之一。其实这种生活态度与“搬家三不扔,扔了福气散”的观点也并不冲突。
极简不是把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随意扔掉,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种浪费,而是建立一种生活态度,改掉过去的臃肿积累物品的习惯,进而追求一种身心的放松与和谐,让自己从物欲的牢笼中解脱出来。
现在很多人的“断舍离”,也是把对自己没有价值的东西转赠给有需要的人,让其在有需要的地方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
其实,古人说出“搬家三不扔,扔了福气散”这样的话,一方面是为了警示自己在新的生活中仍要保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乔迁新居时图个吉利。
这是人们对于乔迁新居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对其真假也不必过分较真。只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古言其中的智慧仍有我们借鉴的地方。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小编猜你还想看:
俗语“人贪三样,一生白忙”,是哪三样?早点明白不吃亏
古人忠告:“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究竟啥意思?
俗语“人不出门身不贵,火不烧山地不肥”啥意思,看后真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