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核心书摘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关于作者
周文王姬昌(约前1152年―约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之父。又称周侯、西伯、姬伯,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在政治上,周文王所奠定的西周政体是为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集权之先声;而《周易》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则有着深刻影响与巨大改变,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改变了古代的文化发展轨迹,影响了今天的文化基质。
学什么
1.《周易》中不速之客的解释
2.何为安居的决定因素
音频摘要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
今天我们要邀请大家和我们继续共同来浅读《周易》学复盘。之前,我们共同读到了《周易》经典中第五卦需卦九五爻的爻辞,九五爻怎么说?需于酒食,贞吉。酒,喝酒吃肉的酒,饮食的食。所以,很显然,九五爻它的爻辞的意思是说,在酒食中等待,守持正固,就会得到吉祥。今天我们要继续至诚恭敬的来开启《周易》经典中下一爻的爻辞,我们要来读第五卦需卦上六爻的爻辞了。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不速之客好理解,敬是敬畏的敬、恭敬的敬,上六爻,这一爻的意思是说落入危险的洞穴,那这个时候有三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只要能够敬重的接待他们,最终就会逢凶化吉,得到吉祥。
不速之客这个成语,其实就是来自于《周易》第五卦上六爻的,那这不速之客,三位客人是谁呢,其实是下卦乾卦当中的三个阳爻,我们知道上六爻,与九三爻是相应的,这一卦,上卦下卦组合在一起,所以。上卦最顶儿上这爻是上六爻,下卦最上边儿那爻儿,是九三爻,他们俩是相对应的,所以两爻爻辞或者象传都有一个敬字。
这个敬,指的是人的这一生该有所敬畏,敬天敬地敬自己,就是心存敬畏。毕竟当我们心存敬畏的时候,方能行有所止,知止而后有定。敬天,就是不管到什么时候,得相信因果的力量,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人才会活的豁达从容。《流浪地球》里面有一句话说,起初,没有人在意这样一场灾难,觉得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或者是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老理儿说,为什么大家都倡导和平,因为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看起来让人类占尽了优势,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其实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自然其实就是在毁灭我们自己。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敬畏二字,当我们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大自然就会狠狠的惩罚我们。
《周易》经典中第五卦需卦上六爻讲的就是敬和敬畏。爻辞说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重要就是这个恭敬的敬,敬畏的敬。进入了陷落的洞穴,进入了危险的洞穴。这个时候能够有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来了,那恭敬他们才是最终得到吉祥的唯一通道。
恭敬得吉祥是说上六爻固然位置不当,却是没有大的过失,所以常存敬畏之心,是化解危险的高招儿。南宋大学者朱熹在《中庸注》当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我国还有很多古圣先贤也都曾经这样说过,意思都差不多,就是人活着,不能随心所欲,而要心有所惧。古圣先贤所言,都是在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应当常存敬畏之心。这也是《周易》第五卦需卦上六爻对我们的告诫。
所谓上六爻中敬之终吉,敬畏之心就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的心理。怀有这种心理,它能让人懂得自我警示与不断的复盘,它还有助于让人们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如此,有了这份儿敬畏心,它还具有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形成和谐关系的作用。
所以,应该说做人常存敬畏之心,在我们国家是优良传统。儒家不是讲畏天命、畏圣人,都是敬畏的敬,敬其在已者,等于敬天爱人。道家强调,人对自然规律,对人与自然相和谐,其实应该怀有强烈的敬畏感。所以,你看,儒释道这些学说主张,对当时的人和后来者其实都是大有裨益的。这些学说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也洗涤着人们的心理。更可敬的是,我们之所以用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方法来浅读十三经二十五史学复盘,就是希望能学到这些贤人能士,把自己的敬畏之心切切实实的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写作上,尤其会彰显出一些文章大家,他们的严谨敬畏的风范。这种例子太多了,比如说宋代文坛的领袖欧阳修,他在改定自己过去文字的时候,反复推敲,叫用思甚苦,思是思考的思。欧阳修的媳妇儿不理解,就劝他说:“你干嘛这么辛苦呢?难道还怕先生责怪吗?”欧阳修笑着回答说:“不怕先生责怪,却怕后生笑话。”你看,这种用字有所怕的作风做派,不就是《周易》经典中第五卦需卦上六爻所传递的这份敬重畏惧之心吗?
古有欧阳修,近代这样的文人墨客也很多。比如说胡适先生,胡适先生对写文章也非常有敬畏之心。我们都知道,胡适先生成名的早,成名之后,无论做什么事情,其实胡适先生都是格外的小心谨慎的,尤其是对写作更是这样。胡适曾经对身边的人说,人家以为我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其实我写文章是极慢极慢的。李宗仁曾经对胡适在写作上的极其慎重,态度做了十分形象的评价,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胡适先生的写作态度和行为,其实也是《周易》经典中第五卦虚卦上六爻所传递的这份敬重敬畏之心。
上六爻是阴爻,叫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终是终于的终,始终的终,上六阴爻居阴位,与六四同样有洞穴的表象,上六是坎卦最上一位,又是全卦之终点,它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只能在最危险的境地里原地不动,所以才叫入于穴,这个穴是洞穴的穴,不速之客三人来,前面儿我们解释了,这不速之客指的就是内乾卦的三个阳爻,上六爻已经走到了坎卦的尽头,气竭而渐衰。乾卦的三个阳爻,此时已经克服重重的危险与困难,向上发展而来,那这时候儿?上六爻已经危已经威胁不到乾卦三阳,反而是乾卦三阳对上六爻构成威胁了,因此上六爻只有采取敬之终吉,尊敬敬畏的办法来摆脱险境,这个时候忍让敬重的去接待,不与三阳相争,方能化险为夷。
所以整个这一爻的爻辞象辞讲的都是这份敬重敬畏之心,罗曼罗兰说,艺术是被征服的人生,艺术是生命的帝王,可见艺术是至上的敬畏的产物,因此在艺术上尽显出一些艺术家敬畏之心,优秀品质。
我们再举个例子,梁启超先生,他对自己的书法也是敬之又敬,慎之又慎。胡适先生也曾经对别人说过,说梁启超在遗墨真迹可稽考者约有3万件,而渐渐弥足珍贵,其中没有一件是苟且落笔的。何以故呢?胡适以为,因为梁氏成名太早,他知道他的片纸之字,都会有人收藏。所以,他连写个小纸条也都慎之又慎。
梁启超先生对书法如此慎重,能令所有的收藏爱好者拍案叫绝。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也是如此。吴老历来是爱惜画名,晚年几近苛求。在他看来,一个艺术家的审美判断,如果追求市场行情,则无疑是艺术的自杀,虽然他的画作是市场上寸纸寸金。但是,他从不屈从金钱,更不附庸世俗。
吴老把艺术看得格外神圣,他要做到绝不让谬种流传,意思是只要有一丁点儿不好,就不能传出去。所以,吴冠中老先生每每将不满意之作总是付之一炬,点把火烧了。对有些画,有时连吴老自己都不忍心下手。于是,他就狠心的让家人去烧。就这样,数百幅浸染着他无数血汗的画,转瞬之间就在老爷子眼皮子底下化为灰烬。即便如此,他也从不发出一声叹息。
吴冠中先生只想保留那些让明天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作,留给后人。老爷子说,骗得了今天的人,可是咱骗不了明天的人。所以你看《易经》当中第五卦需卦上六爻讲的就是这份虔诚和谨行,讲的就是这份叹为观止,这份敬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应第五卦需卦上六爻象辞怎么说呢?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象传》里也是在说,这三位既然已经来了,咱们就敬重接待,最终一定会得到吉祥。这也说明,上六爻虽然位置不当,但是没有大的过失。人这辈子,心存敬畏,就不会为所欲为,懂得凡事适可而止,懂得如何取舍,自然做什么都会顺风顺水,福气也会越积越多。而心中没有敬畏的人,肆无忌惮的夺取利益,不在乎的亵渎生命,最终都是要得到天意的惩罚的。
《象传》里面说的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这不当位指的是上六爻,它位于九五爻之上,乘刚而不当位,所以这个时候面对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恭敬他们,最终才会得到吉祥。固然位置不当,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恭敬他们怎么恭敬?心存恭敬,心存敬畏。心存敬畏,并不是叫人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而是叫人,想之有道,说之有理,做之合法。也就是说,该想的咱们就想,该说的咱们就说,该做的咱们就做,这样心存敬畏才更有意义。
有敬畏之心的人通常都会大有作为,因为他们必有荣业,有忧才无忧,有惧才无惧,他们的荣光是这么来的。心存敬畏其实就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所有人生荣光的基础,是一个人更有意义的活着的一种明智的选择,是不是为了荣光而努力,在世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受人尊敬的一件法宝。
所以任何时候,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懂得心存敬畏。第五卦需卦上六爻入于穴,坎卦为洞穴的意思,六爻表示变动,那一旦变卦之后,为巽卦,巽为入,所以叫做入于穴。所以不当位,上六柔爻在阴位是当位,此处的不当位指的是在不适当的位置上,因为六爻为事物发展的穷尽,位置不当。又阴爻乘于刚爻之上,叫做乘刚。由于与九三爻相应,所以才没有大的过失。
这份相应来自于内心的那份敬重敬畏之情。
生在天地间,行在红尘里,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敬重敬畏之情。《围炉夜话》中说,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为人处事,只要处处存有敬意,便能理顺所有头绪。在时光里,不欣喜若狂,也不黯然神伤。在岁月中,收敛欲望,同时还能珍藏梦想。所以这样的恬淡总会让人心生敬意。
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屈服,也不言放弃。在生活里,我们不抱怨,也不需要慌张,这样的从容总能让人心生敬意。所以上六爻入于穴是进入地穴式的房屋,有三位不速之客来了,恭敬的接待他们,结果一定是敬之终吉,大吉大利的。因为整个需卦,全卦都是阳刚过甚,逼压阴柔,但是上六爻,处于阴位,位置合适,所以有惊无险,没有大的损失。
北宋医学家邵雍在解第五卦需卦上六爻的时候说,此爻为平,得此爻者,宜谨慎,则忧愁自散。做官儿的会有升迁的机会,但需要防止谗言邪恶之流。时运上肯定是遇到很多困难和危险,叫凭险自守,和解为贵。财运上,得价则售,不可贮藏。
天佑苍生,片刻不离,因知时而被敬畏,地生万物,春播冬藏,因知止而被敬畏。人诚万物,审时度势,因知度而被敬畏。我们敬畏天,敬的是什么?敬的是天的包容,敬的是天的苍茫,敬的是天的威严,更敬它的春夏秋冬,持之以恒的不懈坚持与无穷耐力。生活中,我们和老天爷学什么?学得懂得修养生息,学进退之法。人得明白命运有时需要人为,有时需要天意。当我们有所敬畏,有所释怀,有所努力,有所期待,才会气象万千,才能从中寻得一片晴空,照得一轮朗月。
除了敬畏天,我们也要敬畏地,因为大地有荣有枯,有收有藏,而且大地稳中求进,稳中向好,如果一切顺其自然,静待水到渠成,恭候瓜熟蒂落,盛开枯萎,自然不必挂怀。
当然,我们也应该敬畏自己,忙着欢喜,别去忧伤,只生欢喜不生愁,这不就是神仙吗?透着简单,不要复杂,持有安静,躲开喧闹。当我们懂得行事平稳,一切在情理之中,当我们懂得做事规矩,不要去在意意料之外,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变得大气从容,纵然有时不如愿,也还能对尘世种种轻松一笑,也还能让自己豁达坦然,让内心平和温暖。
所以我们看到上六爻需卦祈雨已经到了最后,祈雨,祈雨,雨已经下来了,水往低处流,所以叫做入于穴。这是对上六爻爻辞的另外一种解读,上六爻为阴爻为被动,因此入于穴是被动而非主动,坎卦本身为水,为沟壑,所以只能是水被动的流入低处。
传统的解读是说,当我们主动进入洞穴,雨水着陆径流流入沟壑,此即坎卦下降之象,下卦乾卦三个阳爻必然主动相迎,此己是有不速之客三人来的原因。由于三位阳爻是主动来迎的,不是上六爻主动邀请的,所以说不速之客。但是上六阴爻又与九三相应,有柔顺之德,所以敬之虽不当位,未大失也。这一爻的爻辞和象辞都告诉我们,人生经历许多之后,会发觉,敬畏之心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捕捉生活中的快乐,把抓得到的幸福抓住,把能完成的事情完成,把要珍惜的缘分珍惜,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敬意。
正所谓读书当求甚解,做事务必认真。好了,到这儿,我们的问题也出来了,不妨合上《周易》这一卷之后,可以思考一下您对敬畏之心的理解吧。
相关阅读:
浅读《礼记·学记》学复盘008凡学之道,严师学难及帝师朱轼|怎么才能让学生心存敬畏?
《管子·侈靡》08承从天之指,辱举其死,开国闭辱,知其缘地之利者&古代的祭祀文化|你的家庭和企业的敬畏文化是怎么组织的?
《黄帝内经·素问篇》040阴阳应象大论篇(节选):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从帮孩子树立生命观开始,教会孩子敬畏和从容。
浅读《礼记·文王世子》学复盘002成王有过则挞伯禽&《诫伯禽书》|中国第一部家训是啥内容?对你有帮助吗?
《道德经》009第3、78、40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分家》|弱其志的实践应用是愚民还是增加注意力密度?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如何用积极乐观的方式去面对我们的人生?
上次推送内容:
《周易》037需卦·九五,需于酒食,贞吉|天下没有过不去的事,只有过不去的心,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成也性格 败也性格】红红火火的小酒店
《做自己的营养医生》第五章秋季营养补充方案11深秋天凉,喝碗猪肚汤暖暖脾胃
【炳泽诗话】冬日
本次推送:
《周易》038需卦·上六,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心存敬畏,就不会为所欲为,福气也会越积越多。
【智慧人生】迟到的绿叶
《做自己的营养医生》第五章冬季营养补充方案01冬季的营养方案需遵循四个原则
【炳泽诗话】篱笆那边
下次拟推送:
《周易》039第六卦讼卦,天水讼,乾上坎下|和为贵,人活着一辈子,得饶人处且饶人。
《菜根谭》002修身篇02万善俱全,一生无愧&逃票的留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做自己的营养医生》第五章冬季营养补充方案02低脂肪的羊肉,是人们最爱的冬季暖身菜
【炳泽诗话】大雁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农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