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却从权力顶峰跌落沦为阶下囚,跌宕起伏犹如一场戏。只有一个女人,他曾经想离掉的结发妻子,始终对他不离不弃,把他的三个子女抚养成人,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抚慰他,直到他离世,让他的灵魂有一个栖息之地。
1992年8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一则简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王洪文因患肝病,于1992年8月3日在北京病亡,终年58岁。
与当初的无限风光相比,死讯十分简略,犹如一台大戏草草收场。
王洪文是“四人帮”集团中最年轻的成员,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于1976年10月6日被捕。1981年1月25日,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从文革中造反起家,王洪文经历了火箭式的权力上升,从上海国棉17厂一名普通保卫干事先后升任上海市革委副主任、中央委员,进入中央政治局,并当选政治局常委,当时王洪文年仅38岁。
王洪文在中共十大上(左一)
从1966年他贴出轰动一时的大字报《剥开画皮看真相》,到当上“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司令,制造10多万人围攻上海市委等事件,可以看出,王洪文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然而,对权力的追逐换来的只是一场短暂的奢华,他的后半生一直在监狱中度过。梦醒之后,唯一能慰藉他的其实是他的结发妻子:崔根娣,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海女子。
崔根娣年轻时
崔根娣出生于工人家庭,是一名工人,与王洪文同在上海国棉17厂工作。同王洪文育有三个子女。
王洪文和崔根娣感情很好,不过,王洪文确实曾经提出过离婚。对此,有人说是王洪文地位上升后看不上结发妻子。但是,结合后来发生的事情看,王洪文提出离婚恐怕还有其它考虑。
或许是意识到什么,1976年10月5日,王洪文托人把儿子带到上海交给崔根娣,说:“在我们老家有一句话,叫做‘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做官的爹’,何况我这顶乌纱帽说不定哪天就被人家摘掉了,到那时我不是做官,而是要坐牢。”
王洪文还写了一张条子交给所托之人:“你到管理处借500块钱给根娣带去,你告诉她,我离婚也是为了她好。”
1976年9月11日,王洪文主持毛泽东追悼大会,自左至右分别为宋庆龄、叶剑英、华国锋。
王洪文的话被如实转告给崔根娣,没想到崔根娣很平静,说:“他的好意我明白,只要把孩子给我,我会答应离婚。从今后他做他的官,我做我的工,各人走各人的路。”
10月6日晚8时,王洪文被抓捕。
王洪文从云端跌落,可是,崔根娣却再没提离婚的事,好像之前王洪文提离婚的事没有发生过。
有领导找她谈话,让她不要再与王洪文有任何关系,崔根娣的回答却十分坚决:“王洪文犯了罪,你们怎么判我不管,可是我不离婚。他还年轻,又是苦出身,我要等他。”
不管王洪文当初提出离婚出于何种缘由,若是听到妻子这番质朴真诚的话语,他那颗曾经为追逐权力而不顾一切的心,是否会感到刺痛和懊悔?
此后,每年国庆节这一天,崔根娣都会带着孩子们从上海赶到北京秦城监狱去探监,因为这一天是她与王洪文的结婚纪念日。
被告席上的王洪文
王洪文是家中长子,二弟王洪武和四弟王洪全在家乡务农,二弟王洪双当过兵,转业后在陕西省武功县当工人,妹妹王洪兰在吉林市,是一名家庭妇女。王洪文位居高位时,家里人并没沾他多少光,可是,弟妹都很尊重他这位大哥。
崔根娣的善良,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她和王洪文兄妹的关系上。在王洪文去世后,她仍然把自己看成四兄妹的大嫂,和他们保持着家人的关系。
在王洪文被关押期间,她多次给王洪文的弟弟和妹妹写信,多次从上海千里迢迢到吉林代替王洪文去家乡看望亲人。
每次回东北,崔根娣都是从上海乘火车到长春,那时交通条件不好,从西新乡到王洪文老家开源村还没有通车,崔根娣只能步行,三四公里的土路要走一个多小时。
崔根娣从小在上海长大,但是她从不娇惯自己,朴实得如同一个农家女子,不怕蚊子咬,不怕苍蝇多,与王洪武的妻子很谈得来。吃饭时,王洪武家吃什么她就跟着吃什么,只是不吃没做熟的菜。有时,她还亲自动手和王洪武的妻子一起做饭。
虽然大哥不在了,但是,在王洪武兄妹眼中,崔根娣还是他们的大嫂。
1980年,四兄妹获准去秦城监狱探望王洪文,王洪文没多讲,只是嘱咐他们好好劳动,照顾好母亲。
崔根娣虽然没有较高文化,但是却懂得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在王洪文被关押判刑后,独自担负起抚养和教育孩子的重任。现在,三个子女都在上海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或工作,或经商,每个人都小有成就。已逾8旬的崔根娣学习了音乐、绘画等,平时有时间还会跳舞、打麻将,日子过得轻松惬意。
王洪文火化后,骨灰盒一直放在崔根娣的家中,她不想把它埋了,因为她想陪着自己的丈夫。
晚年的崔根娣
王洪文的经历让人不由想起清末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尽管二人秉性不同,不可相提并论,但是就经历而言,都是在经过大贵之后,又回归到两手空空,如同电视剧《胡雪岩》大结局时的那段旁白:
“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又一贫如洗,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敬慕与向往,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余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
而王洪文曾经追求的权力,在繁华一时后,给他带来的也只是牢狱之灾,而他曾经想离掉的结发妻子崔根娣,不仅把他的三个子女抚养成人,并且在艰难的日子里用真情抚慰他的亲人,又在他过世后陪伴他,让他的灵魂有一个栖息之地。
或许,在王洪文活着的时候,每年国庆节,妻子去监狱与他一起庆贺结婚纪念日时,他就已经明白了,这一生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幸福,无奈造化弄人,贤妻就在眼前,而往日却遥不可追了。
关注新青年8341↓↓↓
有态度 有温度 有深度
猜你喜欢:
“人生难预料,奋斗是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