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气的人,都有这三种特征,遇到请深交

来源 | 国学文刊作者 | 韩九叔

有人说:“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人,无法决定自己出生的起点与高度,但可以选择和谁在一起,拥有怎样的生活。

和不同的人在一起,我们就会在他人的潜移默化下,过上不同的人生。

和晦气的人一起,我们也会跟着倒霉;和有福气的人在一起,我们才会离幸福更近。

真正有福气的人,都有这三种特征,值得我们深交一辈子。

1

善良,助人为乐

《三国志》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善良,是天性,更是选择。

生活中,有的人,只言善,却不行动,终日把善良挂在嘴边,等着福气来眷顾。

殊不知,行善并非空口白话,而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所以,总有人把别人的善举理解成愚蠢,却忽略了善良本身就是一种远见。

曾看过一个故事:

禅师讲完了一个因果布施的道理,有人听完后感触颇深,对禅师说:“我将来富裕后,必定扶危济困。”

“那你将一生贫穷,也不会布施。”禅师说。

那人十分疑惑,禅师见状,便接着说:“不先布施,又怎么会富裕呢。”

那人端着一碗饭,着急道:“可我很穷啊,都吃不饱饭了。”

“那就从一粒米开始。”禅师说罢,从那人碗里夹起一粒米。

少吃一粒米,少吃几口饭,并不会影响我们的饱腹程度和健康。

正所谓“积少成多”,很多对我们而言无关紧要的举手之劳,对某些人来说,却是天大的恩惠。

存下小小的善意,便可给我们与世界,带来无穷多的利息。

虽然不是所有的善举,都会换来现成的善报。

但一定会在冥冥之中累积,在未来的某一天,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孔子家语》有云: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和善良的人在一起,传递善意,便可达成良性循环,为自己种下福田,收获福报。

2

知足,感恩惜福

有人说:“生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深以为然。

生活中,有的人家财万贯,却活得很累;有的人粗茶淡饭,却过得很幸福。

很多时候,累,不是因为生活很苦,而是因为欲望太大,想要的太多。

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的人,必然会错失沿途风光。

所谓的圆满人生,其实都在每个人的自我理解中。

申居郧曰:“贵莫贵于无求,富莫富于知足。”

知足,并非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而是尽力过后,对自己的劳动所得知道满足。

有的人正因为过度贪婪,妄想得到那些命里本没有的东西,不惜铤而走险,触碰法律红线,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人活于世,不仰望不同阶级的人,就不会攀比成性,掐灭自己手中幸福的光。

《老子》里讲:“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是彻悟,是通透,蕴藏大智慧。

知足者,必有福。

3

厚道,立身正直

《世说新语》有云:“德成智出,业广惟勤,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厚道,是最高境界的品性。

人所有的福报,都需要靠自己的德行去承载。

《了凡四训》里,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明朝政治家杨荣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是以摆渡为生,有一次,当地发大水,冲毁了很多民宅。

众多百姓溺水,顺流而下,水中财物无数,很多有船的人,都拼命地捞取。

只有杨荣的祖父和曾祖父划着船救人,对“横财”视而不见。

事后,有人捞得盆丰钵满,笑话他们愚蠢至极。

也许正因为祖父和曾祖父的厚道,福泽子孙,使杨荣历仕五朝。

世间很多“亏”,实则赚得彻彻底底。

正所谓“一分基业,一分功德”,厚道的人,福禄双全。

与厚道的人交往,我们必然踏实心安;与厚道的人共事,再苦也能迎甘来。

4

《戒世人》有云:“与君子交,如炭入熏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

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和有福气的人在一起,我们便是有福之人。

他们的善良、知足和厚道远比金钱、地位、名声重要得多。

余生不长,愿我们都能与值得的人同行。

作者:韩九叔,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国学文刊(ID:guoxuewenkan),用文化温暖人心,不丢传统,不忘来路,不失本心!

浙江大学管院EDP热门课程:

浙江大学启真科创研修班(EE)

浙江大学求是精英班

企业工商管理核心课程研修班(Mini-MBA)

企业总裁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

企业数字化转型高级研修班

金融FBA高级研修班

浙江省成长型中小企业负责人工商管理研修班

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研修班

卓越经理人研修班

首席人力资源官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