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耳朵上有“小孔”是福气的象征?医生不说,家长也得知其危害性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经历了十个月漫长的煎熬,儿子安安终于出生了。
看着熟睡中的儿子,燕子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就算是孕期呕吐严重,那又能怎样呢?看着儿子可爱的小脸,这一刻只有作为妈妈的幸福感,再无其他。
还没来得及高兴,医生在查房时表示:安安的右耳朵上有个小孔,燕子以后在照顾宝宝时,要多加注意,不然会有很多危险
原本还想着私下去找医生问问,结果婆婆来了一句:耳朵长小孔是好事,说明宝宝以后有福。甚至埋怨医生有些夸大其词,就是欺负燕子什么都不懂。
听着婆婆的话,燕子压根就不相信,因为她更相信科学。既然医生表示要多注意,那说明耳朵上的小孔有问题,并非婆婆说的“有福气”。
耳朵上的小孔,到底是什么呢?
也不知道是自我安慰,还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在老一辈人的心中:耳朵上的小孔,就是有福气的代表,是老天赋予的特殊印记。
但事实上,医学上称,耳朵上的小洞属于先天性的发育畸形,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耳朵没有发育完全的表现。临床上,这个小洞可能是耳前瘘管,后期照顾宝宝的途中,会存在发炎、化脓的风险。
虽说只是一个小洞,却也有潜在的风险,并非老人以为的“有福气”的象征。所以说,不要怀着侥幸心理,若是宝宝耳朵上有小洞,父母应该做好保护措施。
不过,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会出现耳朵上有小洞,一般耳朵上出现小洞,跟这两个原因有关,父母要特别关注一下。
为何会耳朵会出现小孔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听到耳朵小洞会威胁宝宝健康,父母就特别担心,生怕自己宝宝也“不幸”出现小洞。所谓“防患于未然”,只有了解小孔出现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去预防它的出现。
遗传原因
其实耳前瘘管属于遗传性缺陷,若是家族有多个人出现这种情况,那宝宝出生后耳朵长小洞的几率,就明显多于其他人。幸运的话,只有单侧耳朵有小孔,若是不幸运的话,可能双侧都出现小孔。
不过,从概率方面来讲,男宝宝长小孔的概率明显高于女宝宝。男女遗传比例是4:1,所以耳前瘘管的概率,男宝出现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家有男宝的要多加注意。
感染原因
有一部分宝宝,出生时耳朵很健康,并没有小孔。但是后期耳朵被感染,或者是其他原因,也有可能导致耳前瘘管的发生。不过相对遗传来说,这种后期发生的概率更低一些,但是也不能忽视。
既然主要原因是在于遗传,那想要避免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后期照顾宝宝时多用心,把潜在的危险都扼杀在摇篮中。不要觉得危言耸听,相信在了解耳前瘘管背后危害时,父母就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耳朵出现小孔,会有哪些危险呢?
每个宝宝的实际情况不同,存在的危险也不尽相同。有些宝宝的耳前瘘管很容易发炎感染,小孔周围出现明显的红肿,这种情况就要进一步处理。做好定期的清洁和消炎工作,帮助宝宝缓解疼痛。
若是耳前瘘管发炎化脓,而且情况特别严重,很可能考虑引流。需要在专业医师的帮助下,将耳前瘘管里面的脓液引流出来,不然后果很严重。对于宝宝来说,这个过程会特别疼痛,甚至害怕。
这样看来,宝宝耳朵小孔的情况如何,主要还是取决于日常护理。正常情况下,只要保持小孔周围干燥卫生,没有水或异物进入,基本上就不会出现感染的情况。接下来,分享一些日常护理的小技巧,希望能解决宝妈的燃眉之急。
护理耳朵小孔的技巧,实用又便于操作
1、忍住好奇心
不管是父母还是宝宝,都要相互监督和提醒,忍住彼此的好奇心。不管怎样,都不要用手去挤压耳朵上的小孔,因为手上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小孔很容易被感染。
2、不能塞东西
之前发生过很多宝宝像小孔里塞东西的情况,引起了特别严重的后果。所以,时刻提醒宝宝保护小孔,不仅不能用手揉捏,而且不能塞东西。这一点,需要父母特别强调,看到宝宝揉捏或塞东西时,要强烈制止。
3、饮食要清淡
刺激性的食物,也会引起耳朵小孔发炎,所以饮食方面要清淡。虽说耳前瘘管只是小畸形,但是提前防患,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那些发物,尽量让宝宝少吃,避免引起身体的不适。
4、加强运动
只有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才能预防外界的各种伤害,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对于小宝宝来说,就算不小心出现感染现象,只要他们的抵抗力足够强,很快也能恢复健康,可以少受罪。
其实耳朵上的小孔问题可大可小,重点还是在于后期的防护。至于老人所说的“福气孔”,压根没有任何依据,希望年轻的父母能科学育儿。不管是洗脸还是洗澡,都要尽量避开宝宝耳朵上的小孔,减少感染的几率。
互动话题:你观察过宝宝耳朵上的小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