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 | 腊八遇上酒 福气全都有

腊八节
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

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
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过了腊八就是年

在我国北方
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每到腊八节
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
泡腊八蒜、吃腊八面
喝腊八粥、腊八酒
先秦时期
我国一些地方已有
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
节期在腊月
具体日期并不固定
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
“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西汉《礼记·郊特牲》辑录
腊祭是“岁十二月
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
周曰大蜡,汉改为腊”
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
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习俗
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
以祭祀其先祖也

还有一种说法
即“腊者,接也
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因“腊”与“猎”通假
“猎祭”亦为“腊祭”
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
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汉代之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
到了汉代才明确了
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
腊祭的对象
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
分别是“门、户、天窗、灶、行”

秦地腊八习俗

在陕西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赠送亲友
且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
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被誉为好兆头
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
更是一种积德行善的表现

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
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
把面条擀好
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在这个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里
民间素有
喝腊八粥、品腊八酒等习俗
目的是强身驱寒

古人以酒贺腊八

《腊节》
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纵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文化
不难发现我们的节日
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酒文化中融合着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
融合着中国酒文化
两者相互包容
互相融合,难分难解
显然已是“无酒不成节”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既然是要过年如何能少得了酒呢?
小时候的腊八粥
长大后就变成了腊八酒
但是不管腊八粥还是腊八酒
都是浓浓的团圆情
过了腊八就是年
团圆的日子又近了
带上一瓶好酒
回家与家人一起
在这寒冬里享受欢聚带来的暖意吧
责任编辑:彦祖 |文案编辑:哪吒
主图设计:亮仔 |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