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590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易友们大家好,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开通国学亲子号啦↓↓↓
三一国学馆有传承千年的经典文化,也有当下热门的育儿理念,更有曾仕强教授亲授的亲子教养法,致力于为每个家庭提供中国式教养方案。
每天定时分享知识,你关心的亲子育儿难题和孩子关心的国学文化知识,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三一国学馆公众号,一起来阅读曾国藩家训中的教育秘方!
作者 |林峰
1 勤,立身之本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在此时进行学习,更容易专注,效率也会更高。
2 谦,福气之源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3 恒,成事之法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做人不难,做事也不难,难的是精力分散,无法专心。
曾国藩早年对练字一事,经常是苦思冥想、努力探索,但就是不见成就。
后来他干脆不想了,每天早晨只是临摹字帖,坚持了几年,突然发现不知何时字已有了很大进步。
于是他悟透了一个道理:
人不分年龄老少,事情不分难易,只要能够在行动上持之以恒,自然就像种树木、养牲畜一样,每天都可以看见它们在不断长大,却似乎没有觉察到。
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关键是要能够坚持有恒。
即便是基础薄一点,悟性差一点,只要能够保持专注,脚踏实地做下去,终究也会有所成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告诉孩子,做好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能做成大事。
4 俭,兴家之道
“家败皆因奢”
曾国藩虽为晚清重臣,仍以廉立身,以俭持家。
饭后,他坦言:“一食千金,吾不忍食,目不忍睹。”
曾国藩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他还监督子女一律不得奢靡,家里始终保持俭朴之风。
在写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曾国藩说: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俭自律,越能在物质生活上主动跟贫寒之士一样,这样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
他认为,子女在骄奢淫逸的环境之下是不可能立大志的,开始是骄逸继而就是流荡然后就是败家。
秦始皇“千古一帝”何等辉煌,但儿子胡亥没继承几年王位就迎来了灭亡,原本是被寄予了重望,却被奢侈的生活乱了心窍,迷了心智。
一个国家奢侈必亡,一个家庭奢侈也是如此。
唯有懂得节俭,方能源远流长。
5 拙,处世哲学
“唯天下之至拙,才能胜天下至之巧”
曾国藩虽被称为半个“圣人”,但他的天资却称不上聪明。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曾国藩幼年在家读书时,家中来了一位小偷,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再行窃。
但一篇短短的文章,他朗读了多少遍还背不下来。
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随后行云流水般完整背诵了整篇内容,扬长而去。
深知自己有短板,他就用最笨的方法减少差距。
别人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他一句一句地读。读懂上一句,再读下一句,读完这本书,再读下一本。
曾国藩说,自己天分不高,一生走的都是窄路,读笨书,打笨仗,想笨法。
但正是这种看似愚笨的拙朴,让他的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
他用了9年才考中秀才,但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又高中进士。
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也便不留死角。
大道至简,大智若愚。
拙,才是最高级的人生智慧。
▽
勤、谦、恒、俭、拙,每一种家训背后,都是曾国藩走弯路、经磨砺亲身验证出来的人生真理。
舍得让孩子吃这5种苦,是孩子的一生之福,也是整个家族之幸。
国学育儿号来了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个优质的育儿公众号——三一国学馆。
不仅有科学的育儿理念,满满的育儿干货,更有国学大师曾仕强亲授的亲子教育法。
还面向青少年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化知识,让国学现代化、趣味化,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绝对不要错过。
如果你也在焦虑孩子的教育问题,立即关注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