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除夕!除却烦恼,迎接福气!

今日除夕。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既是旧年的终章,也是新年盛大的开幕。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过了今夜,就是新的一年。祝愿你我多喜庆,多欢乐,人平安,家和睦,万事谐。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年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除夕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民间传说中,它的由来与“年兽”有关,人们贴对联、燃放爆竹,以此驱赶年兽

由此演变为“除夕.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吃年夜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一家人聚在一起,品尝菜品,共话家长,互送祝福。南方还有“祭祖”习俗,所谓慎终追远,不忘祖宗,以示敬重,以申孝行。
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非流通货币,而是供佩戴玩赏而铸成钱币形状,用以避邪得吉。传之现在则以流通货币代替,除夕夜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以祝愿晚辈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爆竹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尤其在除夕夜新旧交替之时,人们喜欢放爆竹以驱除不祥、除旧迎新。
“守岁火”又名“守岁”,俗名“熬年”。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所谓“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要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称之为“照虚耗”,这样不仅能将一切邪疫驱走,也能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春联也叫门对、对联等,除夕当天或前一天,也有的地方在初一早晨贴。有着美好寓意的大红春联贴在大门左右,为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节日的喜庆气氛。还有窗花、年画、福字等,无不表达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共内人夜坐守岁诗

徐君茜〔南北朝〕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应诏赋得除夜
史青〔唐〕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元日
王安石〔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雪
陆游〔南宋〕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合上旧章,翻开新历,又是新的一年。新的一年,新的期待,新的希望,新的气象。

愿你怀揣梦想,前途一片光明。愿你万事遂心愿,未来皆为惊喜。
举起一杯酒,跟往事作别。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努力,奔向更好的生活,奔向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