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曾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家是倦鸟晚归的巢,是船只停泊的港湾,是人这一生最开始立足的地方。
人在这社会上就犹如风筝,无论飞得多高,总要有以“家”为名的线紧紧地牵挂住。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家业兴盛。
而家庭经营之良方,自古以来世人都在不断地寻觅。
古人就曾说过:“家有三不空,子孙乘东风”。
意思是家中只要这三个地方不空,子孙后代就会越来越好。
那么,到底是哪三处呢?一起跟着读书君来看看吧!

– 1 –
厨房不空,人间烟火抚人心
人这一辈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都与自家厨房有关。
厨房不仅是用餐的地方,还是家中烟火气的体现。
在社会上奔波劳累一天,最希望的,莫过于能有热腾腾的一顿饭来抚慰身心。
在外漂泊的游子,纵使外面的饭菜是山珍海味,还是会想念家里的那一口饭。
一句“妈,我想你了,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类似的这些话,则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呐喊。
我们常常以 “烟火气” 评判生活的幸福感。
锅碗瓢盆的声音是人鲜活过日子的体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生活中的常态。
汪曾祺老先生就特别喜欢做饭,还必须要自己去菜市场买菜。
“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买完菜回来,他便兴致勃勃地在厨房折腾起来,“油条切成寸半长的小段,用手指将内层掏出空隙,塞入肉茸、葱花、榨菜末,下油锅重炸。”
这就是汪曾祺自创的菜——塞肉回锅油条。
一个愿意花时间去烹煮美食的人,必然也愿意放慢脚步,认真对待生活。
老子《道德经》里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山珍海味,皆在干柴烈火中歌舞升平。而有智慧的人才能将灶台方寸之地自由运作。
一个家中,每天都能升起热腾腾的烟火气,幸福也会随之绵绵而来。
所以,厨房也是一个家庭福气的聚集地。

– 2 –
书房不空,耕读传家继世长
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书房如一处灵魂栖息地,一椅一茶几、一灯一卷书,我们便足以丰富精神,安顿灵魂。
正如古人说:“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此生能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能做成多大的官,能赚到多少钱,而在于能否在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归宿。
读书重在明理,才能快乐。
所以他多次劝诫后世子弟:“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读书,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快乐方式。
博览者,海纳百川;擅阅读者,明理静心。
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这一页又一页的书卷中,波澜起伏。
读书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影响是深远的。
往小了说:读书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改变气质、创造财富。
往大了说:读书可以提高社会地位、教育子孙后代、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所以,一个家中,不论环境如何,都不能缺少一方书桌,一排可读的书本。
家里书籍满满,学习范围浓厚,才会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断提升能力,获得渊博的知识,成为栋梁之才。

– 3 –
卧室不空,父母安康常喜乐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在世的时候,人知道根在哪里,灵魂有了安放之处;父母不在了,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只剩下属于自己的归途。
老舍说: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一位一百多岁的老人,过年的时候,准备红包给她的80多岁女儿包压岁钱。
看着百岁老人颤颤巍巍地从棉袄口袋里,掏出压岁钱,给已是耄耋之年的女儿。这一幕不知看哭多少网友。
直言羡慕“这么大还有妈妈疼爱。”
“在妈妈的眼里,不管孩子多大都是她的小宝贝。”
“实名羡慕这位女儿,有妈在,家就在,爱就在。”
时光飞逝不可怕,可怕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些被时光带走的人和事,再也不会回来了。
趁着父母还健在,多多陪伴他们,就像小时候他们陪伴着我们一样。
林清玄曾说,“能让母亲牵着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儿。”
父母身体安康,我们的底气就足;父母心情愉悦,我们心里就畅快。
老人健康,孝敬老人,是最大的福报。这样的家庭才和谐美满,长盛不衰。

– 4 –
托尔斯泰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一个幸福的家庭,厨房离不开爱人的锅碗瓢盆声,书房少不了孩子的读书声,卧室不缺少父母的唠叨声。
人生不用大富大贵,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健健康康,平安和顺,就是最大的满足。
点个“在看”,愿我们每个人的家庭都能幸福美满,福气连绵,家和万事兴!
– 1 –
厨房不空,人间烟火抚人心
“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 2 –
书房不空,耕读传家继世长
– 3 –
卧室不空,父母安康常喜乐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你会喜欢
你会喜欢
【简效考核法八项基本原则】
1、焦点原则:一开始就要求大而全,可行吗?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一步一个脚印!
要找出最有价值、有激励能做到的指标;
2、分段原则;3、交叉原则;4、加法原则;
5、客户原则;6、共赢原则;7、阶梯原则;
8、简单量化易操作原则
温馨提示:以下内容全是精华,如果需要解决考核难题,请务必打印后,仔细研读。我们坚信:有价值,才有进一步的合作。
………………..
4、加法原则:很多老板一听,拍脑袋,哎呀,原来搞反啦!一般的企业他最大的毛病就是老板统统都在做减法。什么叫减法?我给你一个月3000块奖金,最高100分,但是最高100分,通常做不到就不断的往下减,你会发现就是减一分,底下人通常都是不舒服。最后,你每一次扣的时候,下面人心里是高兴的还是痛苦的?痛苦的,有意见有抱怨。
我有个客户一听,一拍脑袋,错了,我应该做加法。如果做成加法,每个人的奖金产生差异化,然后每个人都很开心,他做不到,他只会怪自己不争气,而绝对不会怪你。而你用减法,大家都不开心,碍于面子,后面都是九十几分,这老板亏大了。
我在广州有个客户是做纺织机械的。所有的印染印花的进口的最好的面料都是他们做的。这老板怎么做?过去干部通常都是3000一个月,但是这个企业的利润非常可观,为什么,他的技术进步,替代法国的设备,所以这个利润非常高,一个制造行业的,利润有20%—30%净利润,一年做3个亿,不得了。所以,老板决定给大家加,考核,怎么考?说,原来是5000元,现在我给他5000块的考核奖金,但是我考核有12345678910,100分是5000元。然后老板惨了,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是九十几分,一个月多拿4-5千,但是工作并没有比过去多做。为什么,因为他那个是在做减法。大家碍于情面,月底都是九十几分。
这老板比较有悟性,一来听,拍脑袋,哎呀,搞半天,我怎么做减法呢,我应该做加法。加法是什么,怎么做,举例,马主任,马经理,你过去拿5000元,我感觉现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不够,我准备给你加奖金。完全给你加工资也不合适,所以咱们搞绩效考核。说,如果你这个月产量完成到什么程度,给你1000块,如果再完成的好,产量这一项给你1500元,如果再完成的好,产量这一项给你2000元。请问你,他高不高兴,高不高兴?高兴。那好了,如果质量这一项也完成,质量给你800元,再完成的好,给你1200元,再完成的好一点,也给你1600元,我这样讲理解吗?如果成本这项也做好了,你每省1万块,我奖励给你1000块,再做的好,拿1500元,再做的好,拿2000块,再做的好,奖3000元,你这样一项一项的往上加,你会发现,他没做到,他只能怪谁呀?只能怪他自己,我怎么这么不争气呀。月底统计的时候,他能拿多少,谁说了算?结果说了算。既不是他说了算,也不是老板说了算,而是结果说了算。
你会发现,一个公司有几个不同的生产经理或者车间主任,到月底统计的时候,这奖金就差异大了。差异产生什么力?动力!完了后,没有人怪你,他只怪自己不争气。这项我该做的再好一点点,达成超越目标。你会发现整个企业就活了。
我们去到很多企业搞考核,一开始跟大家讲,这一项行不行?干部说,这成本现在好难考,我建议不要考。我就跟干部讲,某某干部,你讲的好,我们公司用的是一种加法原则,每一项都给你设定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奖金系数,如果觉得你考不了,我们暂时就不要考,如果你觉得什么时候能考,你告诉我或者告诉老板,我们把这一项加进去。
也就是我说告诉你,如果不考一分钱奖金都没有,如果考了,做不到,也是一分钱奖金都没有,不会罚你,但是做到了,就有奖金,这干部就立刻就变,哦,这样的,我考虑一下看能不能考,我这样讲,大家理解没有,一开始他被动的,现在他开始主动了。
一旦把减法变成加法,立刻扭转乾坤。他做的越多,他就拿的越多,然后整个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说,这个老板好,这个老板太好了。我这样讲你们能理解吗?要理解这个思路的区别,一个是做减法,一个是做加法。
那么加法做到一定的时候,做有加有减法。这一项做到了加分,做不到扣分,因为你有很多地方超分的机会。你不能定到100分就是满分,这一项做到了,可能就加10分,有可能加15分,有可能加20分;这一项有可能加8分,加7分,加9分;这一项没完成好可能扣5分。所以,这里加,这里扣,这里加,这里扣,你会发现就开始起作用了。
我们公司就是这样做的。迟到扣5分,你提了个建议加3分,所以到了月底,他到底有多少分,谁说了算,他自己说了算。他拿到150分,他非常高兴,那你高不高兴,高兴,你当然更高兴。他多拿了50分,他一算,他多拿了500元,因此多做了很多工作,可能你企业因此多创造了5万的价值,这个叫做加法原则。
工资是老板发的,奖金是自己赚的。你想让他做什么,就加上什么。一旦设定了标准,他就会往标准去做。现在人的流动性较大,要不要加工资?不要加工资,因为加了工资,到年底时,该做的还是做,不做的还是不做。设考核奖金,让他去努力拿到更多。
过去咱们做的统统都是减法,今天我教你如何做加法。举例,有一次我去到一个客户那里做辅导,有一个项目大家存在差异,我觉得很好考,他说刘老师,这个东西不好考,指标不好弄。哦,我说这样好了,你知道我们都是做加法的,如果你告诉我这项能考,我要给你测算奖多少金额,定多少标准合适;如果你现在不考,那没关系,咱们就暂时不考,什么时候你想好了,咱们再考。哦,是这样的,那我今天晚上回去想想,看看到底有没有办法去考。我这样讲,大家理解吗?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爱考不考。他想,算了还是考一下吧,考一下,一个月可以弄条烟抽嘛。能理解吧。
我们在很多企业,一开始不搞计划的时候,我就跟老板讲,搞加法原则。什么意思,干部只要当月能做出工作计划的,给你一个模板,能做出来的加200,不做就算了,结果很多干部就照葫芦画瓢,反正应付交差。两个月之后就告诉大家,计划应该怎么做,你看谁的比较好,给他评选,给他奖金。然后两个月之后,就告诉大家,这一次,我们要保证一定的质量,才有奖励。那这样慢慢引导他,他就会逐步给你做好。这就是加法原则。
你比如,咱们做5S/6S,我不搞那么多,就搞一项清洁,搞干净了,我一个星期检查1次,一个月检查4次,4次检查都合格,一个月额外奖励500;做不到,一检查有问题,不奖。这就是加法原则。所以,考核他不是一层不变的。一开始他没有能力考两项,结果有一项做到以后,他会给你讲,老板,我想再加一项,可以。你选哪一项,我算你能创造多少价值,最后给你设定奖励。
所以,我问你,有人考核两项,有人考核1项,有人考核3项,再加上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算下来之后,他的奖金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完全不一样。记住,我全部用奖金制,不给你搞百分制,什么东西可以考百分制?定性指标可以考百分制。
大家说,这些考核方法好不好,简不简单?好,简单。简效考核法总共有8大原则,这只是最初级的第4个原则,另外还有阶梯原则,共识(共赢)原则、简单原则(量化易操作)、客户原则,以及3个注意事项,5大推行办法。尤其是客户原则,特别适合综合部门考核。(未完待续)
我们是长期从事民企的绩效考核管理咨询,走进企业内部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有完整版最前沿、最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落地工具和管理理念资料,特别适用于解决民企当前考核难以落地的问题,加微信免费获取部分资料:18224401209刘老师